在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支由机械工程、汽车工程、智能制造等专业学生组成的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一款适用于复杂地形的边防无人巡逻车。该成果不仅展现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更以科技力量为国防事业注入青春动能。
跨学科协作,让创意照进现实
学生团队负责人表示,团队依托学校“军工特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从2023年6月起启动研发。针对传统边防巡逻中人力成本高、极端环境适应性弱等问题,他们整合多学科知识,通过模拟测试、迭代优化,攻克了无人车地形识别、路径规划等核心难题。
学校搭台,实训资源赋能创新
研发过程中,学校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国防科技展馆的装备模型为设计提供灵感,学校的云计算平台助力数据处理,校外合作企业的工程师多次参与技术论证。“我们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在真实的工程场景中解决问题。”指导教师张俊红表示,团队充分利用学校“课赛融合”机制,将项目融入省级创新创业大赛,在实战中打磨技术。值得关注的是,车辆搭载的轻量化车身和低功耗传感系统,均为学生自主设计,兼具成本优势与实用价值。
科技拥军,守护祖国边疆
目前,这款无人车可实现自主巡逻、实时影像回传和智能避障,未来有望应用于边境监测、应急巡检等场景。“看到自己的设计可能成为边防战士的‘战友’,特别有成就感。”团队成员白东说,研发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一次生动的国防教育——他们在调研中了解到边防官兵的艰辛,更坚定了用科技赋能国防的决心。
作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高职教育实训基地,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军工特色、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此次无人巡逻车的研发,正是学校将专业教育与国防情怀深度融合的缩影,彰显了新时代职教学子“技能报国”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