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千阳县以“四型”社区建设为依托,以实现居民“四大愿景”为目标,以满足居民“健康需求”为动力,在健康细胞“八个一”达标提升活动基础上,持续深化健康社区建设内涵,积极打造“家门口”健康生活圈,建立建强“家门口”的健康服务队伍,全方位提供“零距离”优质健康服务,全力保障“一老一小”身心健康,健康社区建设成果遍地开花,“要健康、爱健康、会健康”新风尚蔚然成风。
缔造健康环境,实现发展愿景。紧扣平安型、便利型、美丽型、幸福型“四型”社区建设目标,制定老旧小区改造“六条举措”,改造老旧小区49个、住宅楼75栋,增设停车位956个、充电桩83个,惠及2358户8253名群众,群众幸福感原地升级。实施“秀水养城”“森林护城”工程,城区新增绿地3万亩,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44.0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75平方米,形成生态水面36万平方米,呈现了山水共生、诗意宜居的画面。住建、教体、卫健、民政、慈善协会等部门协同发力,在城区建设健康运动公园1个,体育场1个,体育馆1,游泳馆1个,亲水微游园3个,健康步道3个、健康街1条、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1个,健康知识抬头可见,健身设施低头可及,打造了高质量15分钟健康生活圈。
推进精细管理,实现宜居愿景。坚持精准服务,着眼群众关心关切,推行居民自治、市场引进、国有物业企业兜底三种物业管理模式,全县88个“三无”小区均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开展规范小区建设,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小区红黑榜,每月进行卫生检查评比,小区之间比拼争先,垃圾分类扎实推进,无烟环境逐步形成,病媒生物防制更加规范,年开展病媒生物集中消杀不少于2次,蚊蝇鼠蟑密度得到有效控制。实施小区(楼院)网格化管理,将党员“双报到”、周末卫生日、志愿服务等活动深度融合,倡导文明健康新风尚,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部门单位、党员干部、居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社区卫生治理,社区环境越来越美,居民行为越来越文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创新服务模式,实现健康愿景。坚持群众聚居到哪里卫健服务就跟进到哪里,推动城区医疗资源合理布局,在县城移民搬迁点设立社区卫生室3个,打造中医阁3个,健康小屋1个,选派县内名医长期在社区坐诊。打破公共卫生数据按户籍地管理的壁垒,实现进城群众基本公卫服务由居住地医疗机构承担,建强“护理到家”平台,采用群众点单、在线接单方式,为慢病卧床、高龄失能群体开展日常护理、用药指导,全力保障社区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病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大力开展“医卫进基层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县级专家每周利用半天进入社区开展坐诊巡诊、健康讲座、入户走访等健康服务,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了更加便利、优质的健康服务。紧盯“一老一小”,引进社会组织“千阳驿站”打造“小水滴”儿童成长家园,助力青少健康成长。积极打造“银发公社”服务品牌,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营养午餐、康复、上门护理等个性化服务,建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个,省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个。
丰富内涵建设,实现品质愿景。持续深化健康社区“八个一”达标提升活动,组建89名卫生健康管理员队伍,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45个,评选健康达人10人,组建八段锦、广场舞、乒乓球等多个健身队伍,年组织群众性文体活动50场次以上,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6场次以上,积极开展健康家庭建设,充分调动居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健康社区建设,“全民讲卫生、人人爱健康”新风逐步形成。扎实开展健康体重管理,每季度对社区常住居民体重进行动态监测,开展“红、黄、绿”三色管理,引导居民主动调整膳食,加强运动锻炼,保持健康体重,履行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健康知识宣传发布传播机制,坚持365日健康科普知识推送,组织市、县医疗专家进入社区开展健康科普配送服务活动5场次,开展健康教育进社区进广场活动57场次,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全市领先。健康社区建设满足了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实现了社区治理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中国梦、健康梦在社区落地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