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东风村:脱贫攻坚之路,产业率先起步
(李文化 通讯员 胡红莉)“踢里哐啷声声响,干群舞起锄头加油干”,近日,走进城关镇东风村,30多名村民干部在田间地头里忙碌着,50多岁的驻村工作队队长严云兴率先垂范,带领驻村工作队全体成员在田地里挥洒汗水,他们挥着锄头,填着黄花秧苗,积极开展春耕生产,挥舞的锄具有节奏地撞击在土块上,发出声声乐响,鼓舞着劳作者加油攒劲,种植致富黄花。
东风村开展春耕热潮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从1月份开始,驻村工作队就组织人员及时调运黄花秧苗,2月初,东风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春耕生产热潮,干部带头引领,激发广大村民的发展积极性,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村民、贫困户都下地种植黄花,干群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场面引人振奋,东风村2018年产业发展序幕就此拉开。
院坝会议规划产业布局
干群一起种黄花
为确保2018年产业发展规模化、有序化、技术化,2月5日,严云兴召集全体队员在东风村六组召开了一场院坝会议。
严云兴系统地分析了2017年东风村的产业发展状况,肯定成绩的同时,对当前产业发展又进行了新一轮的规划,他结合市场营销和本村基础条件差,经济发展缓慢,村民居住分散等实际特点,确定了一条“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思路,将蚕桑、黄花、辣椒、魔芋确定为主导种植产业,李子、拐枣、核桃等作为长效林特经济产业,长短结合,保障村级组组有战场,户户有产业。要求全体队员鼓舞士气,振奋精神,撸起袖子打好产业仗。
2018年,东风村计划种植黄花150亩、密植桑园423亩、魔芋200亩、李子210亩、拐枣210亩。
能人兴村带动产业发展
顾客品尝麦芽糖
东风村民居住分散,海拔高、离城远,发展面积多,劳动力匮乏、老龄化严重......尤其是有发展能力的年轻人较少,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为扩展土地资源,加大年轻人回乡创业的步伐,2017年间,驻村工作队根据县委县政府对于能人返乡创业支持的相关政策,先后邀请能人柯瑞与马超返乡。
柯瑞回乡建立石泉县人和寨生态农庄加工厂,自己纯手工制作冻粉条、麦芽糖、芝麻糖、玉米糖、泉水豆腐干、血馍馍等,赢得消费者的喜爱,产品每每供不应求,并邀请贫困户在自己的加工厂务工,帮助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
劳动中的笑
三十多岁马超是东风村的返乡能人,曾在外省包煤矿,一年收入高达80万元,2017下半年,他在回乡探亲途中,见村民都在田间耕耘着,忙碌的劳作生活使他想起自己小时与村民一同下地干活的场景,那条崎岖不平的道路依旧阻碍着村民的发展,看着这条路,他就想起,村民每次下地干活都要绕好大一圈,村外的游客想进来看看又交通不便......于是,他灵机一动,现在政策这么好,自己为什么不能出资修建一条产 业路呢,路一通,再整合点土地资源发展产业,带动乡亲一起发展,不是更好吗?当下,他就找到工作队,提出自己的想法,工作队极力支持,积极配合,为他组织人手,协调事宜。
他自己出资挖通了通往老家的毛坯路,整合撂荒坡地56亩,组织贫困户家家投入劳力,栽种20亩李子、10亩魔芋、4亩黄花、5亩核桃。贫困户郑荣明在他的带领下,产业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产业标兵激发内生动力
马超在田间指导郑荣明种植黄花技巧
程传贵在2017年的脱贫攻坚道德模范大会上被封为“产业标兵”2016年,他回到本村原住地发展养鸡产业,并投资50万元成立石泉谷雨生态养殖家庭农场,带动周边乡亲发展养鸡产业,2017年通过与周边贫困户签订合同,以入股的形式流转土地35亩,加上自己的耕地16.6亩,共计51.6亩,栽种良种青皮李,到2019年时,可以挂果进入丰产期,预计产生经济效益达25万元,同时也可进一步扩大林下养殖规模,农场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带动当地村民的发展,工作队将他的故事作为发展产业的一支内生力量,把他的事迹公示在榜,每每召开产业发展大会时,总会邀请他来参加,自述发展事迹,并与村民分享心得体会,鼓励村民继续发展。
勤劳的柯瑞正在锅子里搅拌麦芽糖_副本
脱贫攻坚工作队实施“扶志”工程,通过宣讲宣传“励志”,村组干部和党员齐上阵,开展全方位的政策和“扶志”宣讲,让“产业扶贫”的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适时适当地“帮钱帮物”,以赠送种苗、肥料等物资为主,大力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
院坝会议规划产业布局
脱贫攻坚,时不待我,2018年的东风村整装待发,势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谱写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