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踏上第三次丝路万里行征途之前不久,一位爱好音乐的朋友发来一个视频,画面是俄罗斯交响乐队演奏肖斯塔柯维奇的《列宁格勒交响乐》,而音响却是时下人所熟知的《小燕子》:“你是-我的-小呀小燕子⋯⋯”并有字幕,说《小燕子》的旋律是从《列宁格勒交响乐》那里恶意剽窃来的。我对肖斯塔维奇的作品虽不熟悉,大概印象还有一点,好象不对。两个作品风格和内容迥然不同,沉重而昂扬的呐喊,怎么可能和轻松欢快的表达相融呢?为了坐实,特意请教了几位音乐界的高手,都说这是网络恶搞。好一阵迷惘,好一阵失落。市场化、娱乐化竟然恶搞到经典作品头上了。这种事不是第一次遇到,已经没有了愤怒,只是一声叹息,是吐不出来的长长的悲哀。
《列宁格勒交响乐》二战期间就产生在这座城市被德军围困的日子里。圣.彼得堡在苏联时期叫列宁格勒,是十月革命的摇篮,是俄国故都,苏联的第二大城,也是重要的陆海交通枢纽,波罗的海舰队的基地。二战苏德战争开始后,希特勒多次叫嚣要从地图上将这个城市抹掉。但苏军民顽强的抵抗,德军未能得逞,便开始了漫长的围城之战。从1941年9月9日开始,结束于1944年1月27日,整整872天,号称900天,是近代史上特大城市被围困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死亡人数极大的围城之战。
在极其艰难危险的时刻,肖斯塔科维奇就居于城中,作为防空监视员亲自参与了保卫列宁格勒的战斗。他决心用音乐表达出人民顽强奋斗的精神。他说:“我要告诉全世界人民,我们依然活着,我们必将胜利!”交响曲的前三乐章都是在危城中完成的,最后一乐章,由于德军1941年9月切断了列宁格勒和外界的全部联系,肖斯塔科维奇随家人撤离到古比雪夫市。在同年年底完成。这部交响乐以列宁格勒命名,也的确是因列宁格勒而创作的。
国际上一些著名指挥家都希望能够得到美国首演的指挥权。这个荣誉给予了指挥家托斯卡尼尼。那是因了他旗帜鲜明的反法西斯立场和在音乐界的权威。为了绕过德军封锁,是将这部交响曲的总谱拍成微型胶卷用飞机运到美国的。1942年7月19号,纽约举行了盛大的首演式。全世界几千家电台转播了这场音乐会。各国听众感受到了苏联人民抗击法西斯的顽强斗志和坚强毅力,感受到了俄罗斯伟大的民族精神。
这部交响乐首先呈示出“人”的主题,描绘了大战之前的安宁。接着,远方传来的鼓声击碎了和平的美梦,出现了进行曲风格的“战争”主题。其中夹杂着对人生快乐的片段回忆,却总是被悲哀的情绪笼罩着。第三乐章以慢板表现了对“自然”的敬意,你感觉进入了俄罗斯大地上无边无际的森林。第四乐章呈示出“命运”主题,进入了自由发展的境界。依照肖斯塔科维奇的本意,最后的这个乐章意在表现“胜利”之来临。响起了排山倒海般的凯歌,之后四个定音鼓奏出了这个主题。
我想,分析起来,其中是不是有好几种情况。一,《证言》是伪作,这部自传出炉本身就是苏联后斯大林时代一种新思潮的产物;二,也可能是作曲家自己写的,则表明作曲家对自己艺术成果的认识,受到了新思潮的严重影响甚至左右。三,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将个人的精神苦闷与国家民族的大灾难融为一体,通过作品中表现出来,也是艺术创作中常有的现象,并不奇怪。
说到底,这其实也很正常。能够以作品的复杂姓传达历史和时代的复杂性,能够以一部交响最终乐而全息70多年中时代思潮好几次大的变迁,不正说明了《列宁格勒交响乐》具有十分难得的价值吗?(2017年9月24日于俄罗斯圣.彼得堡至爱沙尼亚塔林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