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27日,西安培华学院仓史红音志愿服务队踏上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史官镇的土地,在当地留守儿童之家开展了为期20天的“三下乡”行走的思政课活动。以“仓颉故里启钥探秘,红韵乡兴践知笃行”为主题,志愿者们带着对红色文化的敬畏与对乡村教育的热忱,通过红色教育浸润、基础课程夯实、特色活动拓展的多元形式,为孩子们的暑期注入知识的甘泉与陪伴的温暖,更让青年学子在躬身实践中深植责任担当的种子。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用真心架起沟通桥梁
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跨度与学习基础差异,服务队精心设计了分阶段教学方案,课堂上,志愿者们俯身为孩子们讲解难题,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易懂的示意图;放学后,志愿者们仍在逐字打磨次日的教案,遇到教学难点便围坐讨论,从“如何让数学课变有趣”到“怎样引导害羞的孩子开口”,每一个细节都藏着对孩子们的用心。



青春与童真相遇,让梦想在分享中萌芽
“ 大学的图书馆有多大?”“真的能和全国各地的同学住在一起吗?”面对孩子们好奇的眼神,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学生活分享会”温情开讲。志愿者们翻出手机里的校园影像:实验室里,戴着手套的同学们正专注记录显微镜下的细胞变化;社团嘉年华上,汉服社的裙摆、吉他社的和弦、辩论队的思辨交织成青春的交响……鲜活的讲述里,孩子们的眼睛越发明亮,有个男孩在笔记本上认真写下:“我以后也要考大学,和他们一样。”


红色教育浸润童心,让爱国情怀落地生根
作为“仓颉故里”,史官镇的红色基因与文化底蕴为活动增添了独特的底色。活动期间,团队围绕红色历史、红色文化和红色游戏展开特色课程。通过讲述革命故事、学唱红歌、开展“重走长征路”“湘江接力赛”等沉浸式游戏,志愿者们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让红色精神深入孩子们心中。“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党的光辉历程,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爱国种子。”不少孩子课后主动分享感受:“我长大了也要像红军叔叔一样勇敢!





20天的时光转瞬即逝,从初见时的羞涩闪躲,到离别时抱着志愿者哭喊着“明年一定要来”,孩子们的笑容成了志愿者们最珍贵的收获。“原来教育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成长。”队员们深有感触。如今,服务队已与留守儿童之家达成长期帮扶约定:定期寄送图书与学习用品,通过线上课堂延续陪伴,让这份关爱跨越山海、持续传递。
青春的价值在奉献中闪光,青年的使命在担当中彰显。西安培华学院的志愿者们用脚步丈量乡土,用真心温暖童心,以“红韵乡兴”的初心践行着当代青年的责任。这段镌刻着欢笑与感动的记忆,终将化为继续前行的力量,激励着更多青年学子走进乡村、服务社会,让青春之花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绚烂绽放。